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不支持数字)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82|回复: 18

工艺中(850±10)℃的解释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2

主题

3015

回帖

7231

积分

热处理高工

积分
7231
发表于 2013-2-1 21: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有一个客户过来认证,工艺文件中有个如题样的数据,对方非专业人员,要求按规定把这个数据确认为唯一值,最终只好把工艺单分解出一个工艺执行单来,大家都是怎样理解这个问题的呢?又是怎样来使用认证需求的呢?

打赏楼主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7 天

[LV.5]常住居民I

23

主题

195

回帖

1038

积分

热处理工程师

积分
1038
QQ
发表于 2013-2-1 21:20: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数据的唯一值,就是850,设备温控精度允许误差为正负10度,不知道这样理解对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2

主题

3015

回帖

7231

积分

热处理高工

积分
7231
 楼主| 发表于 2013-2-1 21:26: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能这样认为的。
工艺温度与你选择使用的设备无关,只能说你选择使用的设备必须满足我工艺的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2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135

主题

5612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20982
发表于 2013-2-1 21:33: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可以是工艺执行范围的温度在840-860度之间!
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9

主题

181

回帖

1650

积分

热处理专家组

积分
1650
发表于 2013-2-2 11: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海一声笑 发表于 2013-2-1 21:33
这个可以是工艺执行范围的温度在840-860度之间!

    烟不离手也这么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LV.4]偶尔看看III

236

主题

4573

回帖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12993
发表于 2013-2-2 11:5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残阳认为,应该如沙发所言。工艺设计温度是850°C,由于实际加热时,设备可能无法保持850°C恒定,实际温度在850°C左右来回跳动是允许的,但不能超过10°C。
如果可执行工艺是840-860°C,那么就不能写成±10°C,而写成840~860°C,这在淬火工艺里很少见,回火时倒是经常这么写:回火温度240~280°C,其中究竟用哪个温度,由淬火硬度决定。
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0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923

主题

4956

回帖

2万

积分

热处理专家组

积分
28470
QQ
发表于 2013-2-3 16:24:14 | 显示全部楼层
热处理加热的公差标注没有同一的书写规定。一般的理解都是冷加工的延伸。
所以,只要自己公司制定一个热处理加热的公差标注书写标准或规定就可以了。
不要听那些鸟人瞎侃!
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90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750

主题

7207

回帖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漂流族

积分
30059
发表于 2013-2-3 16: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追求卓越 于 2013-2-3 21:59 编辑
冀--小田 发表于 2013-2-1 21:20
数据的唯一值,就是850,设备温控精度允许误差为正负10度,不知道这样理解对不对。 ...


也可以这样理解,850℃±10实际就是控制在840-860℃的范围,只是公差范围。最好不要在认证时存在,因为论证时,需要准确数据,您的工艺越有公差,控制计划越麻烦,认证时文件越多,这样会更麻烦,更繁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27 天

[LV.7]常住居民III

493

主题

2855

回帖

9003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9003
发表于 2013-2-3 22:01: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随风飘飘 发表于 2013-2-3 16:52
也可以这样理解,850℃±10实际就是控制在840-860℃的范围,只是公差范围。最好不要在认证时存在,因为论 ...

那如何根据成分变化调整工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82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403

主题

3015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19491
QQ
发表于 2013-2-4 18:5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850±10和840-860是不一样的。850±10说明按850控制,如果有设备影响,不允许超差。840-860意思是,只要你的设备精度够,你可以按842甚至841控制。设计用的名义尺寸和正负公差。
现在站在什么地方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往什么方向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0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923

主题

4956

回帖

2万

积分

热处理专家组

积分
28470
QQ
发表于 2013-2-4 20: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2

主题

3015

回帖

7231

积分

热处理高工

积分
7231
 楼主| 发表于 2013-2-4 20:28:12 | 显示全部楼层
Wangqinghua196 发表于 2013-2-4 20:16
能否有帮助?《论热处理工艺温度的标注》(转载)
http://www.rclhome.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 ...

谢谢龟叔的回复。
你对这个偏差的理解我很认同。实际生产中我们对客户零件技术要求的制定就是一个很窄的范围,比如硬度值24-26HRC、56-58HRC等等,我们给这个硬度叫做“工艺硬度”,范围越窄控制的则越精确。而实际的硬度检测则是上下偏差1HRC都是合格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0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923

主题

4956

回帖

2万

积分

热处理专家组

积分
28470
QQ
发表于 2013-2-4 20:30:07 | 显示全部楼层
shaod 发表于 2013-2-4 20:28
谢谢龟叔的回复。
你对这个偏差的理解我很认同。实际生产中我们对客户零件技术要求的制定就是一个很窄的 ...


shaod高明!
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63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291

主题

5687

回帖

5万

积分

热处理专家组

积分
53016
QQ
发表于 2013-2-7 14:43: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工艺中(850±10)℃是指工艺要求的加热温度是850°C,是工艺本身的要求,与其他的设备控制精度无关,但是为什么要给出一个范围呢?个人认为,由于实际生产时,材料牌号标准的化学成分是一个范围,都符合国家标准的材料,其化学元素的含量是有上限下限的,为了保证正确的执行工艺,因此,必须根据材料的化学成分的上下限进行调整,这个调整范围就是±10°C,也就是说对于该牌号的材料的具体化学成分,其加热温度必须在840~860°C之内,具体用哪个温度值,由材料的化学成分上下限决定。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5 收起 理由
以前以后 + 5 感谢交流!

查看全部评分

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63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291

主题

5687

回帖

5万

积分

热处理专家组

积分
53016
QQ
发表于 2013-2-7 14:47:25 | 显示全部楼层
(850±10)℃是工艺要求,不是设备控制精度要求,这个是最根本的核心内容。至于设备能否符合工艺要求是另外一码事。
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3

主题

301

回帖

2247

积分

热处理工程师

积分
2247
发表于 2013-2-7 17: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做法是;如果使用的设备是老试的动圈式仪表,我的工艺就给出850±10℃;如果使用的设备是新式的数字式仪表,我就给出850℃。
这样做的出发点是;老式仪表的温度是人调的,对于一格温度10-20℃误差及时间一格20-30分种的时间误差的的计录表来说每次调的温度都不会很精准每炉的时间也不会很一致:没有报警,时间也不能精确控制。
、但是对于新式数字式仪表,工艺温度或时间等参数,只能给一个定值,这样使得每一炉的参数是精准的。再给±10℃是让操作者来选择吗,有的情况下这样做是会出问题的。(此处排除回火的情况)
本人就此问题和认证老师争论过,但没有争论过他。只能在新仪表上工艺中也用上了±10℃,我很郁闷。
如果跟我校真工艺时间时,说到听到报警声就马上出炉,时间也不可能和工艺时间1秒不差,我就没话说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5 收起 理由
以前以后 + 5 感谢交流!

查看全部评分

现在站在什么地方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往什么方向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11

主题

1134

回帖

4350

积分

热处理专家组

积分
4350
发表于 2013-2-7 19: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热处理的加热温度公差源于材料研究者给的。即在其规定化学成分范围内,允许的加热温度范围。超过其上限其晶粒度超标,低于下限将加热不足,组织转变不充分。这个范围并不是涉及到某种零件的性能要求,仅仅对材料而言。
    二、某种零件的热处理加热温度,应根据具体性能要求,参照材料给定的温度范围,热处理工艺规程应确定一个具体的理想值及其公差(不给公差是办不到的)。但结合实际生产条件究竟控温仪表指针定在多少,视其指示温度与工艺规定的温度误差多少进行调整。
    三、工艺验证温度,应与其工艺定型温度是一致的。所谓“工艺定型温度”,即通过一系列工艺试验、调整后最终确定的温度。工艺没定型,无从谈起工艺验证。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10 收起 理由
以前以后 + 10 感谢交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11

主题

1134

回帖

4350

积分

热处理专家组

积分
4350
发表于 2013-2-7 19:3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作为热处理工艺设计者,不能套用材料给的(手册资料中提供的数据)温度范围,应通过一系列工艺分析确定一个理想值及其公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LV.3]偶尔看看II

250

主题

3410

回帖

1万

积分

热处理专家组

积分
11950
发表于 2013-2-8 23:4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qibao9891 于 2013-2-8 23:50 编辑

支持14楼王教授的观点。
这个范围是工艺调整范围,和仪表精度、误差不搭边的。
仪表精度、测量方式、允许误差等另外有专门的标准做要求。

就像钢材含碳量的范围要求,是不包含含碳量的检测误差的。
现在站在什么地方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往什么方向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之家 ( 湘ICP备16021836号 )公安部备案号:43010302000896

GMT+8, 2024-6-13 17:53 , Processed in 0.158442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