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不支持数字)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61|回复: 18

铝合金拨叉断裂,如何裂纹检测与分析?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41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98

主题

7042

回帖

3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34229
发表于 2013-1-8 16:4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铝合金拨叉断

IMG_20130108_162724.jpg

着法色检测有裂纹(见上图,红点阴影)

断口观察

拨叉2013.1.8.3.jpg

拨叉2013.1.8.1.jpg

拨叉2013.1.8.2.jpg

打赏楼主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现在站在什么地方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往什么方向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41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98

主题

7042

回帖

3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34229
 楼主| 发表于 2013-1-8 16:43:46 | 显示全部楼层
目视可见裂纹.断口观察显微镜下很清楚,联连显微镜的电脑上图象也还清,怎么保存后就不清楚了.
现在站在什么地方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往什么方向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41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98

主题

7042

回帖

3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34229
 楼主| 发表于 2013-1-8 16:4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是:
1.其它未断裂件,如何检测是否存在裂纹?特别是内部裂纹如何检测?
2.已检测出的裂纹如何判定是原材料原有原始旧裂纹还是使用不当产生的新裂纹?
现在站在什么地方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往什么方向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41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98

主题

7042

回帖

3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34229
 楼主| 发表于 2013-1-8 16:5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司现有条件超声波探伤:只是检测特定零件的激光焊接部位是否360度全区域焊上了?超过0.5MM以上才可以检测出来,而且只针对专有零件,有特定尺寸,不然也是检测不了的.
着色法,也只能检测表面裂纹.
现在站在什么地方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往什么方向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6

主题

199

回帖

1893

积分

版主

积分
1893
发表于 2013-1-8 20:53:16 | 显示全部楼层

1. 未断裂件最保险的检测方法是工业CT扫描,但是成本太高,X射线探伤法怕有遗漏;
2. 旧裂纹和新裂纹的断口一般多少在痕迹上有点差别,因为旧裂纹断裂面经过后续工序的温度冲击,扫描电镜下观察断口试试。

点评

铝铸件浸入煤油可以检测裂纹??谁有这方面的经验,介绍一下吧.  发表于 2013-1-9 09:46

评分

参与人数 2金钱 +25 收起 理由
wanggong + 20 我喜欢!有没有简便方法?比如今天听说铝铸.
追求卓越 + 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41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98

主题

7042

回帖

3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34229
 楼主| 发表于 2013-1-8 21:11: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我正在查看《X射线金属学》呢。工业CT没接触,扫描电镜也是在学校接触过,都多少年了,工厂很少自购这个吧?以前公司是出问题有争议时送外面专业公司检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41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98

主题

7042

回帖

3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34229
 楼主| 发表于 2013-1-9 06:43: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把《金属物理研究方法》及《近代物理实验》翻看了一下,没有探伤检测裂纹的内容。电子扫描镜教材不知还保留在吗?记得只用金相显微镜可以判别火灾事故中是电线先烧断引起火灾还是其它原因失火引起烧断了电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41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98

主题

7042

回帖

3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34229
 楼主| 发表于 2013-1-9 09:4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昨晚又断了一根,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或TEM透射电镜或工业CT(ICT)商业化运用,工业应用到了什么阶段?希望有失效分析的行家介绍一下.或者有什么土办法检测内部裂纹?

IMG_1411.jpg

IMG_1415.jpg

IMG_1412.jpg

IMG_1416.jpg

IMG_1414.jpg
现在站在什么地方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往什么方向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8 天

[LV.5]常住居民I

17

主题

236

回帖

2529

积分

版主

积分
2529
发表于 2013-1-9 12:4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做内部缺陷检测的方法一般使用射线探伤。做射线探伤一般要先做对比样块,然后以对比样块为基准做比对曲线,然后应用到实体零件的内部缺陷监测。江湖先生说的工业CT效果很好,但试验成本确实很昂贵,而且用的企业不多不够普及。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以后使用CT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20 收起 理由
wanggong + 20 赞一个!很感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41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98

主题

7042

回帖

3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34229
 楼主| 发表于 2013-1-9 13: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度了一下,存这里了.
超声检测 Ultrasonic Testing(缩写 UT);   射线检测 Radiographic Testing(缩写 RT);   磁粉检测 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缩写 MT);   渗透检测 Penetrant Testing (缩写 PT);     涡流检测 Eddy Current Testing (缩写 ET);
射线照相法(RT)  是指用X射线或g射线穿透试件,以胶片作为记录信息的器材的无损检测方法,该方法是最基本的,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非破坏性检验方法。   
1、射线照相检验法的原理:射线能穿透肉眼无法穿透的物质使胶片感光,当X射线或r射线照射胶片时,与普通光线一样,能使胶片乳剂层中的卤化银产生潜影,由于不同密度的物质对射线的吸收系数不同,照射到胶片各处的射线能量也就会产生差异,便可根据暗室处理后的底片各处黑度差来判别缺陷。   
2、射线照相法的特点:射线照相法的优点和局限性总结如下:   a.可以获得缺陷的直观图像,定性准确,对长度、宽度尺寸的定量也比较准确;   b.检测结果有直接记录,可长期保存;   c. 对体积型缺陷(气孔、夹渣、夹钨、烧穿、咬边、焊瘤、凹坑等)检出率很高,对面积型缺陷(未焊透、未熔合、裂纹等),如果照相角度不适当,容易漏检;   d.适宜检验厚度较薄的工件而不宜较厚的工件,因为检验厚工件需要高能量的射线设备,而且随着厚度的增加,其检验灵敏度也会下降;   e.适宜检验对接焊缝,不适宜检验角焊缝以及板材、棒材、锻件等;   f.对缺陷在工件中厚度方向的位置、尺寸(高度)的确定比较困难;   g.检测成本高、速度慢;   h.具有辐射生物效应,  无损检测超声波探伤仪能够杀伤生物细胞,损害生物组织,危及生物器官的正常功能。   总的来说,RT的特性是——定性更准确,有可供长期保存的直观图像,总体成本相对较高,而且射线对人体有害,检验速度会较慢。   无损检测X光机   用于工业部门的工业检测X光机通常为工业无损检测X光机(无损耗检测),此类便携式X光机可 以检测各类工业元器件、电子元件、电路内部。例如插座插头橡胶内部线路连接,二极管内部焊接等的检测。BJI-XZ、BJI-UC等工业检测X光机是可连接电脑进行图像处理的X光机,此类工业检测便携式X光机为工厂家电维修领域提供了出色的解决方案。
3、超声波检测(UT)  1、超声波检测的定义:通过超声波与试件相互作用,就反射、透     无损检测设备射和散射的波进行研究,对试件进行宏观缺陷检测、几何特性测量、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变化的检测和表征,并进而对其特定应用性进行评价的技术。   2、超声波工作的原理:主要是基于超声波在试件中的传播特性。   a.声源产生超声波,采用一定的方式使超声波进入试件;   b.超声波在试件中传播并与试件材料以及其中的缺陷相互作用,使其传播方向或特征被改变;   c.改变后的超声波通过检测设备被接收,并可对其进行处理和分析;   d.根据接收的超声波的特征,评估试件本身及其内部是否存在缺陷及缺陷的特性。   3、超声波检测的优点:   a.适用于金属、非金属和复合材料等多种制件的无损检测;   b.穿透能力强,可对较大厚度范围内的试件内部缺陷进行检测。如对金属材料,可检测厚度为1~2mm的薄壁管材和板材,也可检测几米长的钢锻件;   c.缺陷定位较准确;   d.对面积型缺陷的检出率较高;   e.灵敏度高,可检测试件内部尺寸很小的缺陷;   f.检测成本低、速度快,设备轻便,对人体及环境无害,现场使用较方便。   4、超声波检测的局限性:   a.对试件中的缺陷进行精确的定性、定量仍须作深入研究;   b.对具有复杂形状或不规则外形的试件进行超声检测有困难;   c.缺陷的位置、取向和形状对检测结果有一定影响;   d.材质、晶粒度等对检测有较大影响;   e.以常用的手工A型脉冲反射法检测时结果显示不直观,且检测结果无直接见证记录。   5、超声检测的适用范围:   a.从检测对象的材料来说,可用于金属、非金属和复合材料;   b.从检测对象的制造工艺来说,可用于锻件、铸件、焊接件、胶结件等;   c.从检测对象的形状来说,可用于板材、棒材、管材等;   d.从检测对象的尺寸来说,厚度可小至1mm,也可大至几米;   e.从缺陷部位来说,既可以是表面缺陷,也可以是内部缺陷。
4、磁粉检测(MT)  1. 磁粉检测的原理:铁磁性材料和工件被磁化后,由于不连续性的存在,使工件表面和近表面的磁力线发生局部畸变而产生漏磁场,吸附施加在工件表面的磁粉,形成在合适光照下目视可见的磁痕,从而显示出  磁粉检测不连续性的位置、形状和大小。   2. 磁粉检测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a.磁粉探伤适用于检测铁磁性材料表面和近表面尺寸很小、间隙极窄(如可检测出长0.1mm、宽为微米级的裂纹),目视难以看出的不连续性。   b.磁粉检测可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工件和在役的零部件检测,还可对板材、型材、管材、棒材、焊接件、铸钢件及锻钢件进行检测。   c.可发现裂纹、夹杂、发纹、白点、折叠、冷隔和疏松等缺陷。   d.磁粉检测不能检测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和用奥氏体不锈钢焊条焊接的焊缝,也不能检测铜、铝、镁、钛等非磁性材料。对于表面浅的划伤、埋藏较深的孔洞和与工件表面夹角小于20°的分层和折叠难以发现。
5、渗透检测(PT)  1.液体渗透检测的基本原理:零件表面被施涂含有荧光染料或着色染料的渗透剂后,在毛细管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渗透液可以渗透进表面开口缺陷中;经去除零件表面多余的渗透液后,再在零件表面施涂显像剂,同样,在毛细管的作用下,显像剂将吸引缺陷中保留的渗透液,渗透液回渗到显像剂中,在一定的光源下(紫外线光或白光),缺陷处的渗透液痕迹被现实,(黄绿色荧光或鲜艳红色),从而探测出缺陷的形貌及分布状态。   2.渗透检测的优点:   a.可检测各种材料,金属、非金属材料;磁性、非磁性材料;焊接、锻造、轧制等加工方式;   b.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发现0.1μm宽缺陷)   c.显示直观、操作方便、检测费用低。   3.渗透检测的缺点及局限性:   a.它只能检出表面开口的缺陷;   b.不适于检查多孔性疏松材料制成的工件和表面粗糙的工件;   c.渗透检测只能检出缺陷的表面分布,难以确定缺陷的实际深度,因而很难对缺陷做出定量评价。检出结果受操作者的影响也较大。
6、涡流检测(ET)  1.涡流检测的基本原理:将通有交流电的线圈置于待测的金属板上或套在待测的金属管外(见图)。这时线圈内及其附近将产生交变磁场,使试件中产生呈旋涡状的感应交变电流,称为涡流。涡流的分布和大小,除与线圈的形状和尺寸、交流电流的大小和频率等有关外,还取决于试件的电导率、磁导率、形状和尺寸、与线圈的距离以及表面有无裂纹缺陷等。因而,在保持其他因素相对不变的条件下,用一探测线圈测量涡流所引起的磁场变化,可推知试件中涡流的大小和相位变化,进而获得有关电导率、缺陷、材质状况和其他物理量(如形状、尺寸等)的变化或缺陷存在等信息。但由于涡流是交变电流,具有集肤效应,所检测到的信息仅能反映试件表面或近表面处的情况。   2.应用:按试件的形状和检测目的的不同,可采用不同形式的线圈,通常有穿过式、探头式和插入式线圈3种。穿过式线圈用来检测管材、棒材和线材,它的内径略大于被检物件,使用时使被检物体以一定的速度在线圈内通过,可发现裂纹、夹杂、凹坑等缺陷。探头式线圈适用于对试件进行局部探测。应用时线圈置于金属板、管或其他零件上,可检查飞机起落撑杆内筒上和涡轮发动机叶片上的疲劳裂纹等。插入式线圈也称内部探头,放在管子或零件的孔内用来作内壁检测,可用于检查各种管道内壁的腐蚀程度等。为了提高检测灵敏度,探头式和插入式线圈大多装有磁芯。涡流法主要用于生产线上的金属管、棒、线的快速检测以及大批量零件如轴承钢球、汽门等的探伤(这时除涡流仪器外尚须配备自动装卸和传送的机械装置)、材质分选和硬度测量,也可用来测量镀层和涂膜的厚度。   3.优缺点:涡流检测时线圈不需与被测物直接接触,可进行高速检测,易于实现自动化,但不适用于形状复杂的零件,而且只能检测导电材料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检测结果也易于受到材料本身及其他因素的干扰。
现在站在什么地方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往什么方向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41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98

主题

7042

回帖

3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34229
 楼主| 发表于 2013-1-9 13: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存一点资料:
GB/T 20737—2006/ISO/TS 18173:2005《无损检测  通用术语和定义》1 范围
本标准界定了在无损检测专业中广泛使用的通用技术术语。
2 术语和定义
2.1 
合格质量水平  acceptable quality level
在抽样检测中,按平均方式处理而被认为是符合要求的有缺陷的最大百分数或每百个单元中有缺陷单元的最大数。
2.2 
验收准则  acceptance criteria
为确定被检试样的可验收性所依据的准则。
2.3 
验收水平  acceptance level
验收等级
为了验收或拒收,将一组规定参数设定为门槛。
2.4 
人工不连续  artificial discontinuity
用机械或其他方法加工到材料块上的诸如孔或槽口等不连续。
2.5 
仪器校准  calibration, instrument
用已知参考物比较仪器或调节仪器。
2.6 
缺陷  defect
尺寸、形状、取向、位置或性质不满足规定的验收准则而拒收的一个或多个伤。
2.7 
检测灵敏度  detection sensitivity
一种 NDT 技术检测不连续的能力。
    注:  较高的检测灵敏度,具有较强的检测微小不连续的能力(见检测门槛)。
2.8 
检测门槛  detection threshold
检测阈值
检测所能够显示的最低界限。
2.9 
不连续  discontinuity
连续或结合的缺失;材料或工件在物理结构或形状上有意或无意的中断。
2.10 
伪显示  false indication
假显示
被解释成是由不连续或缺欠之外的其他状况所引起的信号或表现,其形式随所用的 NDT 方法而变化。
2.11 
伤  flaw
损伤
用 NDT 可检测到的,但不一定是拒收的缺欠或不连续。
2.12 
伤特性化  flaw characterization
伤表征
基于 NDT 响应,对伤用尺寸、形状、取向、位置、形成或其他特征来表示的过程。
2.13 
缺欠  imperfection
质量特性与预期状况的偏离。
2.14 
显示  indication
不连续的信号或表现,其形式随所用的 NDT 方法而变化。
2.15 
解释  interpretation
确定是否是相关显示、非相关显示或伪显示。
2.16 
噪声  noise
不想要的信号或响应,它们会干扰对想要的信号或响应的接收、解释或处理。
2.17 
无损评价  non-destructive evaluation
无损检测
见无损检测(2.20)。
2.18 
无损检查  non-destructive examination
无损检测
无损检验
见无损检测(2.20)。
2.19 
无损检验  non-destructive inspection
无损检测
无损探伤
见无损检测(2.20)。
2.20 
无损检测  non-destructive testing
NDT
以不损害预期实用性和可用性的方式来检查材料或零部件的技术方法的开发和应用,其目的是为了:探测、定位、测量和评定伤;评价完整性、性质和构成;测量几何特性。
2.21 
非相关显示  nonrelevant indication
由非拒收的不连续类型或状况所引起的 NDT 显示.。
    注:  伪显示是非相关显示。
2.22 
参考试块  reference block
具有规定的冶金、几何形状和尺寸特性的材料块,用来校准和评价设备。
    注:  可含有一个或多个人工不连续。
2.23 
参考试件  reference test piece
含有已知不连续的材料块,用来设置或校验设备和(或)过程的灵敏度。
2.24 
相关显示  relevant indication
需要评定的由不连续类型或状况引起的 NDT 显示。
2.25 
分辨力  resolution
有效辨别两个紧密相邻不连续的能力。
2.26 
定量  sizing
确定需评定的不连续或显示的尺寸。
2.27 
观察  viewing
为了确定显示的存在或不存在,对作为 NDT 结果的数据或迹象等进行系统的审视。
2.28 
观察条件  viewing conditions
观察过程中周围环境条件的描述。

What's NDT   The field of Nondestructive Testing (NDT) is a very broad, interdisciplinary field that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assuring that structural components and systems perform their function in a reliable and cost effective fashion. NDT technicians and engineers define and implement tests that locate and characterize material conditions and flaws that might otherwise cause planes to crash, reactors to fail, trains to derail, pipelines to burst, and a variety of less visible, but equally troubling events. These tests are performed in a manner that does not affect the future usefulness of the object or material. In other words, NDT allows parts and material to be inspected and measured without damaging them. Because it allows inspection without interfering with a product's final use, NDT provides an excellent balance between quality control and cost-effectiveness. Generally speaking, NDT applies to industrial inspections. Technology that is used in NDT is similar to those used in the medical industry; yet, typically nonliving objects are the subjects of the inspections.   
What is NDE?   Nondestructive evaluation (NDE) is a term that is often used interchangeably with NDT. However, technically, NDE is used to describe measurements that are more quantitative in nature. For example, an NDE method would not only locate a defect, but it would also be used to measure something about that defect such as its size, shape, and orientation. NDE may be used to determine material properties, such as fracture toughness, formability, and other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Some NDT/NDE Technologies:   Many people are already familiar with some of the technologies that are used in NDT and NDE from their uses in the medical industry. Most people have also had an X-ray taken and many mothers have had ultrasound used by doctors to give their baby a checkup while still in the womb. X-rays and ultrasound are only a few of the technologies used in the field of NDT/NDE. The number of inspection methods seems to grow daily, but a quick summary of the most commonly used methods is provided below.   Visual and Optical Testing (VT)   The most basic NDT method is visual examination. Visual examiners follow procedures that range from simply looking at a part to see if surface imperfections are visible, to using computer controlled camera systems to automatically recognize and measure features of a component.  
 Radiography (RT)   RT involves the use of penetrating gamma- or X-radiation to examine material's and product's defects and internal features. An X-ray machine or radioactive isotope is used as a source of radiation. Radiation is directed through a part and onto film or other media. The resulting shadowgraph shows the internal features and soundness of the part. Material thickness and density changes are indicated as lighter or darker areas on the film. The darker areas in the radiograph below represent internal voids in the component.
  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 (MT)   This NDT method is accomplished by inducing a magnetic field in a ferromagnetic material and then dusting the surface with iron particles (either dry or suspended in liquid). Surface and near-surface flaws produce magnetic poles or distort the magnetic field in such a way that the iron particles are attracted and concentrated. This produces a visible indication of defect on the surface of the material. The images below demonstrate a component before and after inspection using dry magnetic particles.   
Ultrasonic Testing (UT)   In ultrasonic testing, high-frequency sound waves are transmitted into a material to detect imperfections or to locate changes in material propertie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ultrasonic testing technique is pulse echo, whereby sound is introduced into a test object and reflections (echoes) from internal imperfections or the part's geometrical surfaces are returned to a receiver . Below is an example of shear wave weld inspection. Notice the indication extending to the upper limits of the screen. This indication is produced by sound reflected from a defect within the weld.
  Penetrant Testing (PT)   The test object is coated with a solution that contains a visible or fluorescent dye. Excess solution is then removed from the surface of the object but leaving it in surface breaking defects. A developer is then applied to draw the penetrant out of the defects. With fluorescent dyes, ultraviolet light is used to make the bleedout fluoresce brightly, thus allowing imperfections to be readily seen . With visible dyes, vivid color contrasts between the penetrant and developer make "bleedout" easy to see. The red indications below represent a number of defects in this component.
  Electromagnetic Testing (ET)   Electrical currents (eddy currents) are generated in a conductive material by a changing magnetic field. The strength of these eddy currents can be measured. Material defects cause interruptions in the flow of the eddy currents which alert the inspector to the presence of a defect. Eddy currents are also affected by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magnetic permeability of a material, which makes it possible to sort some materials based on these properties. The technician below is inspecting an aircraft wing for defects.   Leak Testing (LT)   Several techniques are used to detect and locate leaks in pressure containment parts, pressure vessels, and structures. Leaks can be detected by using electronic listening devices, pressure gauge measurements, liquid and gas penetrant techniques, and/or a simple soap-bubble test.
  Acoustic Emission Testing (AE)   When a solid material is stressed, imperfections within the material emit short bursts of acoustic energy called "emissions." As in ultrasonic testing, acoustic emissions can be detected by special receivers. Emission sources can be evaluated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ir intensity and arrival time to collect information about the sources of the energy, such as their location.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6 收起 理由
风来疏竹 + 6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现在站在什么地方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往什么方向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6

主题

199

回帖

1893

积分

版主

积分
1893
发表于 2013-1-9 20: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wanggong 发表于 2013-1-8 21:11
谢谢你!我正在查看《X射线金属学》呢。工业CT没接触,扫描电镜也是在学校接触过,都多少年了,工厂很少自 ...

表面裂纹比较便宜而有效的是荧光检验法,可以查查资料,在网上找家设备供应商,去他们试验室试试就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6

主题

199

回帖

1893

积分

版主

积分
1893
发表于 2013-1-9 20: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wanggong 发表于 2013-1-9 09:44
昨晚又断了一根,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或TEM透射电镜或工业CT(ICT)商业化运用,工业应用到了什么阶段?希望有失 ...

找到大学里有SEM的,一个样品也就几百块而已,估计300可能就有人肯拍拍图片,做做简单分析了,但是出报告肯定不止这个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LV.4]偶尔看看III

236

主题

4573

回帖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12993
发表于 2013-1-10 11:2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西南昌有个南航,《失效分析与预防》的主办单位之一。经常看到这个学校的学生在上面发论文。楼主送去,那里的学生估计很开心有论文可以写了呢。
铝铸煤油什么的,我觉得跟渗透法是一回事情。
对于断口分析,如果宏观上很容易发现裂纹源,研究一下裂纹源处是否有加工缺陷、应力集中什么的,有时候也八九不离十的知道原因何在了。
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41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98

主题

7042

回帖

3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34229
 楼主| 发表于 2013-1-10 11:38:47 | 显示全部楼层
落水残阳 发表于 2013-1-10 11:24
江西南昌有个南航,《失效分析与预防》的主办单位之一。经常看到这个学校的学生在上面发论文。楼主送去,那 ...

谢谢!此题暂且无解.
永久对策:无.临时措施:表面目视检测,作业过程增加一定力度的"可能破坏"性作业方式后目视检查.
南航现在好象是江西省热处理学会的联系单位,上次组织去赣州交流活动,联系好象是与南航.公司南航毕业的也不少,现在这个工厂里就有好几个,而且学热处理的.
现在站在什么地方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往什么方向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LV.4]偶尔看看III

236

主题

4573

回帖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12993
发表于 2013-1-10 11:48:13 | 显示全部楼层
wanggong 发表于 2013-1-8 16:48
问题是:
1.其它未断裂件,如何检测是否存在裂纹?特别是内部裂纹如何检测?
2.已检测出的裂纹如何判定是原材料 ...

建议从宏观断口寻找裂纹源,如果裂纹源在表面,就可以认为此类断裂是表面肇始,不用考虑内部裂纹检测问题。
如果使用前断裂,着重分析冶金和热处理缺陷,如果使用后断裂,增加分析受力情况。
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0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923

主题

4956

回帖

2万

积分

热处理专家组

积分
28474
QQ
发表于 2013-1-11 14:53:40 | 显示全部楼层
wanggong 发表于 2013-1-8 16:43
目视可见裂纹.断口观察显微镜下很清楚,联连显微镜的电脑上图象也还清,怎么保存后就不清楚了. ...

拨叉2013.1.8.2.jpg 拨叉2013.1.8.1.jpg 拨叉2013.1.8.3.jpg
是否正确?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20 收起 理由
wanggong + 20 汪工还有这一手!

查看全部评分

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41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98

主题

7042

回帖

3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34229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 15:47:23 | 显示全部楼层
Wangqinghua196 发表于 2013-1-11 14:53
是否正确?

想不到汪工还是图象处理的高手,清晰多了.
163722kjf3cuf3eujjeenq.jpg
现在站在什么地方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往什么方向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29 天

[LV.8]以坛为家I

158

主题

1129

回帖

6011

积分

热处理高工

积分
6011
QQ
发表于 2013-1-12 17:38:21 | 显示全部楼层
wanggong 发表于 2013-1-8 16:48
问题是:
1.其它未断裂件,如何检测是否存在裂纹?特别是内部裂纹如何检测?
2.已检测出的裂纹如何判定是原材料 ...

你探伤吧超声探伤
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之家 ( 湘ICP备16021836号 )公安部备案号:43010302000896

GMT+8, 2024-6-15 10:20 , Processed in 0.165963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